網路查到的馬紹爾
|
 |
國名: |
馬紹爾群島 / Marshall_Islands |
首都: |
馬朱諾Majuro |
時差: |
GMT+1200 |
語言: |
官方語言為馬紹爾語,因為英文是學校必修的語言,多數居民都可以運用英文對話。 |
|
馬紹爾群島是由超過1000座的小珊瑚礁島所組成,每一座島嶼都是狹長形狀,且地表平坦,排列狀似兩個平行的島鏈。多數的小島面積相當迷你,只需幾分鐘便能繞島一週。 屬於熱帶型氣候,但馬紹爾群島每日氣溫仍帶著一些季節變化,正午最高溫攝氏32度,夜晚則低至攝氏24度。降雨量500—800公釐,全年平均濕度都相當高。 由於島上缺乏適合種植的泥土,也沒有充足的水源,在鹽分極高的土地上,只能栽種椰子、麵包樹,芋頭以及少量的榖類作物。因此,馬紹爾群島的居民長久以來便視海洋為其生命資源的重要根本,由於生存的需要,他們個個本能地練就了一身捕魚以及航海的好本領。 馬紹爾群島居住條件先天不足的事實也為其帶來好運,讓一向野心勃勃的西方帝國主義者在19世紀毅然決然地放棄殖民這片島嶼群。一直要到20世紀,外界的世界才開始注意起這群遙遠的熱帶海洋島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一度佔領它,以作為實現其大日本共榮圈的一塊磚瓦。大戰後,美國發現它的與世隔絕正好是試發核子彈的好地點,並前後在此試發了67次核子彈。直至今日,許多馬紹爾居民人仍舊活在放射性化學毒物的陰影之中。 既使不利耕作,四面環海的地形環境,如畫的天然海岸景觀,海底豐富的珊瑚礁資源,仍造就其為名聞遐邇之國際觀光勝地。馬國對觀光事業非常重視,現在該國觀光事業收入已成為重要支柱之一。國內也開闢有許多觀光旅遊區,並且興建許多觀光飯店和露營區。因此而高度西方化的馬朱諾(Majuro),市郊建有現代化國際民航機場,並備新式之航行安全及場站設施,各項服務設備頗為現代化。 也許市區的高度現代化稍稍遮掩了這個遺世小島的原始風情,不過罕見的珊瑚海區,風平浪靜被群島還抱著的內海,悠閒純樸的天然美景仍保存於大多數的小島中。
19世紀外來傳教士成功地將天主教取代馬紹爾古老宗教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除了多數的天主教徒外,馬紹爾還有佛教徒。
95%為馬紹爾人,外國居民多為美國,亦有些澳洲人。
西元1525年,一名西班牙人在航海過程中發現了馬紹爾群島,之後,雖然陸續有其他的西班牙人來到這,但由於其貧脊的天然資源,探勘者從不曾對這裡產生殖民的意圖。 1788年,英國籍船長約翰•馬紹爾(John Marshall)發現幾個重要的島嶼,如馬朱諾(Majuro)、阿諾(Arno)以及奧爾(Aur),這片島嶼群因此以船長名命之。19世紀初期,俄羅斯人也來到此地,並且首度詳細記載島嶼的地理相關位置,繪製出馬紹爾第一張地圖。 1914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接管馬紹爾,在島上建立防禦工事以及軍事基地。1944年,美軍開始反攻,日本戰敗,退出馬紹爾。美國政府立即入主馬紹爾,並在比基尼島(Bikini)開始原子試爆,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環境品質,以及傷害身體健康,雖然試爆活動已停止多年,這些傷害至今仍舊存在於老一輩居民的身上。
|
|
maytsai04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