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媒體大幅報導有關麥可傑克森驟逝的新聞,看了以後不免有些唏噓,我一直不是麥可
迷,既對他的將自己漂白的作風不敢苟同,對他的作品也談不上瞭解,只是對於他一生都不能
擺脫原生家庭帶給他的陰影而替他感到心疼.
他的童年在父親鞭策工作賺錢中度過,即使從小才華滿溢,但和一般的孩子一樣都渴望單純天
真的童年生活;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看見他的才華及光采,他卻只看見不被自己認同的膚色,使
得他史無前例又後無來者地把自己徹底漂白,引發極大的爭議;之後又為了找回失去的童年,
打造了夢幻莊園,卻陷入猥褻男童的另一個風暴....
如果他在童年裡得到適當的照顧和教育,如果族群少一點隔閡,如果同時醫生在他希望漂白前
給予他誠懇地勸阻,如果他在成長過程多一點良師益友,如果他在心靈脆弱時能找到信仰及支
持的力量,.......,他的一生會有很大的不同吧!
這陣子因為和幾位久未聯絡的朋友再度聯繫上,聽了她們談了不少這些年來的心路歷程,她們
同樣受了原生家庭的影響,這些來年一直走得坎坷,在原生家庭所造成的一些個性及想法,造
成在後來人生裡與人交往過程中關係的傷害及失敗.她們都因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從小
被壓抑,缺乏關愛而造成自我認同的不足,但她們也許並未覺察到這點,使得她們在遭遇別人
未給與正面評價時,即感到失落,甚至是否定自我,進而造成關係傷害...,聽到她們訴說
這些歷程時,心裡很替她們心疼,我覺得她們都很好,她們都有她們自己的才華及能力,然而
這些才華與能力並沒有帶她們走得順利,因為她們一直受到經驗的桎梏,找不到自我認同.
前幾天一則新聞裡,談到一位脫離母親虐待的女士,努力走出自己的路,然而現在她的母親卻
再度出現恐嚇她若不拿錢供養她,便要告她遺棄,引發輿論對於受虐子女對不是父母扶養責任
的討論,當然這則新聞是屬於比較極端的例子,但在傳統的觀念下,許多有不是父母的子女,
真是活得苦不堪言,他們一面努力掙扎脫離父母的控制活出自己,一方面卻又被傳統孝道觀念
綑綁,不知界限在那裡,這種界限不明,使得許多人一生難以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失去盼望
的能力.
看見週遭許多例子,對於原生家庭對人造成的影響,感觸頗深,身為人母,不免感受自己對孩
子的教養責任重大,但可喜的是,我所看見的例子都不是極端的例子,而我也看見她們在漸漸
的成長轉變,我對於這些朋友仍是充滿祝福的,只要心中多一感恩,多一點愛及盼望,少一點
自我設限,少一點負面思維及怨天尤人,我想我們都能找回最初那份愛,所以我衷心的希望我
的好友們,你們要好好愛自己,讓過去成為過去,別再活在過去的痛裡,人生本就是一連串的
變,不管怎樣的變化,希望妳們都能帶著盼望走出自己的路來,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感恩,相信
你們的未來會更好的!
